挑拨中缅关系、扩大自身势力,台当局“黑手”在缅甸兴风作浪



发布日期:2021-04-02 来源:环球网 浏览次数: 作者:团委



  自缅甸局势2月1日发生动荡以来,与“港独”“台独”有密切关联的网络组织“奶茶联盟”不断炮制有关中国的谣言,挑拨中缅关系。在缅甸的一些抗议活动中,台当局的影子若隐若现,一些当地亲台势力也蠢蠢欲动。据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调查,在仰光有“驻缅甸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”,但“办事处”代表却在其网站上常常以“大使”的名头出现。为扩展“国际空间”,蔡英文把缅甸看成是“新南向政策”重点目标,按照台媒的说法,近几年到缅甸“插旗”的台商有300多家,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。然而,在正常的经贸往来背后,台当局一直想扩大自己在缅甸的势力,当缅甸局势生变后又打起“立足台湾,决战全球”的小算盘,企图借机破坏中国大陆在周边和海外的利益。

“  大陆假钞”竟用台资银行纸条捆绑

  台当局和“台独”分子明里暗里都在做一些挑拨中缅关系的勾当。自缅甸2月1日发生政局动荡以来, 在抗议示威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,一些缅甸“示威者”一度天天堵在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门前,举着用繁体中文写的十分荒诞可笑的标语,妄称“中国政府支持缅甸军方政变”。在仰光,一时间栽赃中国的谣言满天飞,一会说“中国派飞机空运技术人员来切断缅甸网络”,一会又说“中国派兵来镇压示威者”。相关谣言已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严正否认。

  最让《环球时报》驻缅记者哭笑不得的是,有人散布说“中国大陆制造的缅币假钞已流入当地市场”,但从造谣者急于拍照发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可以看出,他们连把银行捆假钞的纸条都忘了撕掉,上面还赫然印着台资银行“玉山银行”的字样。一些明白真相的缅甸民众和华人都对这种造谣手段嗤之以鼻。

  在缅甸局势发生变化后,一些港台社交媒体账号很快发出“欢迎缅甸加入奶茶联盟”的帖子,并在推特等网络社交平台上有“水军”相互串联,挑拨缅甸与中国的关系,针对性十分明显。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有缅甸异见人士就公开在脸书上叫嚣,“欢迎‘奶茶联盟’来到缅甸,希望与‘奶茶联盟’合作,烧几个中资企业警告一下中国”。据一位电脑专家介绍,在分析脸书和推特上有关缅甸话题的1000多个账号后可以发现,出自缅甸并使用缅语的有381个,攻击中国的39个;使用繁体中文的有594个,攻击大陆的426个,其中不乏“台独”分子;使用英语的不到100个,攻击中国的只有8个。脸书上有个账号,前一天还在鼓动抗议者攻击中国大陆、烧中资工厂,但第二天的内容就变成吹嘘“台北如何如何民主”。由此可见,“台独”势力加“港独”势力利用缅甸人民的诉求在背后转移矛盾焦点,将抗议者怒火引向大陆的企图已昭然若揭。

  缅甸局势生变以来,台当局声称“对缅甸政治情势的急剧变化表示关切”,但也怕引火烧身。为避免台企受到冲击,华航一度派出救援班机,搭载部分台商与侨民返台。台湾“外交部”3月14日还建议台商,在工厂以缅甸文字标示为“台湾企业”及悬挂“中华民国国旗”,和“中国大陆区隔”。但这些奇思怪想遭到岛内舆论的嘲笑。

  熟悉台资在缅甸情况的仰光人士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缅甸有大约300多家台资企业,主要业务集中在制鞋、制衣、防雨用品、瓶装水以及金融服务方面。台资制衣企业昌亿公司这次也有多辆汽车被砸毁,损失不小。在缅甸也有台资企业商会,但该人士表示,“别指望他们”。昌亿公司被砸之后“办事处”还是去找缅甸政府求助,希望能派警察前来保护。

  岛内《天下》杂志等媒体认为,缅甸局势动荡势必会殃及约千名在缅台商的人身安全。除了去掉中文标识外,台商在缅甸只能低调、少谈政治。在大仰光地区经营10家台式连锁餐厅的缅甸台商总会会长温斯郎“绝口不提政治”,并配合军政府宵禁时间,早早打烊。

  蔡英文“新南向政策”的目标

  台湾民众党发言人近日称,从缅甸局势变化中可照见台湾真实的“国际外交处境”,民进党对东南亚的邻居实在太不了解,除了台商与台侨,再无施力点。

  而对台湾民众而言,缅甸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。说“熟悉”,是因为一段特殊的“孤军”历史。1949年,国民党在国共内战失利后撤往台湾,原本在云南地区作战的国民党陆军第8军和第26军的部分兵力,在失去后援后辗转逃到缅甸北部。在缅甸向联合国控诉国民党“入侵”并经过一番斡旋后,部分“孤军”成员选择落地生根留在泰国,也有的留在缅甸,还有部分人后来回到台湾。目前回到岛内的大多数“孤军”后裔居住在新北市中和区与永和区,中和区因此产生俗称“缅甸街”的华新街。有岛内民众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现在在华新街还有相当多的缅甸餐厅及商店,招牌上写着缅文,展现出浓厚的异域风情,有很多游客喜欢去那里“打卡”、吃东西。知名作家柏杨曾创作《异域》这本战争小说,叙述的正是1949年到1954年间从缅甸北部撤往泰国北方的这支孤军的故事,后来被改编为同名电影《异域》。不少台湾人对缅甸的了解来源于此。

  说“陌生”,是因为对大多数台湾人来说缅甸的印象仍然模糊,特别是缅甸军政府统治时期,台缅官方往来基本中断。随着缅甸2010年推动民主化改革,台当局逐渐将这个东南亚国家列入“加强对东南亚地区经贸工作纲领”,并加大了对缅甸的投入。但最初的几年,台当局与缅甸的事务主要由驻泰国的“经济文化办事处”兼管。经贸方面,台“外贸协会”2013年在仰光设立台湾贸易中心,2016年台“经济部国际贸易局”也在仰光设立驻缅甸代表处经济组。

  台“国际合作发展基金会”(“国合会”)2014年在缅甸第一大城市仰光设立的“办事处”于2016年3月28日更名为“驻缅甸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”。当时的背景是,2016年5月蔡英文上台后,民进党当局评估认为蔡英文与昂山素季均为女性,可为台缅关系深化发展提供契机。蔡英文随后将缅甸列为“新南向”的重点目标,希望利用台湾优势的资金、技术等资源,推动台缅双方各领域关系向纵深发展。

  “驻缅甸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”坐落在一片很不起眼的小楼中,门前是条小路,周围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。据缅甸当地朋友介绍,台当局这个“办事处”的主要任务是与当地开展经济贸易合作,给去台湾做生意的人员办相关手续,如“在旅行证上盖个章”。现任“办事处”代表为李朝成,台湾“外交部”网站介绍称,他是台湾中兴大学外文系学士、淡江大学欧洲研究所硕士,曾在伦敦进修英文,但并未提到他是否会缅甸语。

  “驻缅甸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”的人平时也没闲着,从“办事处”的网站可以看到,他们也经常见一些缅方人员,“给这个捐点给那个捐点”。此外,他们还有一项长期任务就是拉拢当地青年赴台湾留学,培育亲台势力。据仰光当地一位华人介绍,在这次缅甸骚乱中有部分华人表现异常兴奋,他们帮着某些人将缅甸内部矛盾引向自己的祖籍国,在这次缅甸内部争斗中起了极坏的作用。还有的说,这一小撮华人中不乏曾经去台北留学后被台湾当局洗脑或“被当枪使”的那一帮人。

  可以说,在教育领域,蔡英文当局一直极力拉拢缅甸。2016年7月,为吸引缅甸高中生到台湾高校就读,台当局教育部门在仰光和曼德勒首次举办“台湾高等教育展”,有36所岛内知名大学参展。同时台“外交部”自2016学年度起取消区分“华裔”及“非华裔”的身份限制等,台湾各大学除了可扩大招收缅甸侨生外,还可正式招收缅甸籍学生。2018年6月,台当局在缅办教育展时宣布提供“5个台湾奖学金、3个华语奖学金及4个‘新南向’培英奖学金”名额给缅甸,让缅甸大学讲师来台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。数据显示,2017学年在台大专校院就读的缅甸学生有738人。

  2017年,台湾成功大学开设缅甸语入门课程,从发音教起,共24堂课。2018年,为吸引观光客,台“交通部观光局”首度组团前往缅甸举办旅游推广活动。统计显示,2016年台湾前往缅甸有2.5万人次;自2016年3月在缅甸设立代表机构以来,缅甸赴台人数有所增加,到2017年已核发1万多件“签证”。

  台当局对缅甸的重视还有所体现。2019年,台“外交部”出版的英文杂志《台湾评论》出过缅甸专辑,详细讲述台湾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在那里发展的案例,以吸引台商前往。2020年4月,民进党当局宣布捐赠160万个口罩给8个“新南向国家”,其中也包括缅甸。

  “立足台湾,决战全球”的把戏

  谈到中缅关系中存在的“台北因素”,一名岛内学者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台当局只是美国在缅甸小动作的“帮凶”,台北本身没有太大力量在缅甸内部搅动风云,但是它乐见大陆与周边国家出现不稳定,这样便无暇顾及台当局图谋的“政权割据”。该学者表示,台当局一直在搞小动作,“2019年香港地区是这样,2020年泰国是这样,2021年缅甸也是这样”,但在岛内,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活动空间并不大,所以他们现在采取的一项策略是“立足台湾,决战全球”,即在国际事务中为北京找麻烦,或推波助澜。

  有分析认为,一旦仰光局势稳定,台当局未来还会力推针对缅甸的“新南向政策”,除了缅甸生产成本低廉,可以让一些大陆台商转往缅甸投资以降低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外,还可以借机拓展所谓的“外交空间”。不过,台当局在缅投资的挑战也越来越多,包括欧美日等外资大量涌入缅甸形成竞争关系、缅甸基础设施仍相对落后以及社会动荡等因素。对台当局而言,近些年缅甸政府并没有像西方预期的那样“倒向西方”,中缅之间仍保持着密切关系。2020年1月,中缅签署联合公报,缅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,认为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”。台湾“外交部”为此气急败坏地表示抗议。与此同时,缅甸政府各单位至今仍与台北设的“办事处”保持距离。

  中时电子报2018年2月报道,缅甸不承认台当局的文件,台商无法以“台湾”名义设立任何单位,因此往往使用第三地或挂当地人头进行投资。今年2月底,台“经济部”与工业总会共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在东盟和南亚布局的岛内厂商中,最偏好的是越南,比例为22%,而青睐缅甸的比例仅为6%。2015年6月22日,缅甸在台北设贸易办事处,维持双方正常的经贸往来,但有报道称,缅方办事处2021年初已暂停对外运作。对在缅甸还能维持多少利益,台当局心里并不踏实。

  在厦门大学学者庄国土看来,台当局与缅甸的关系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复杂一些。他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,台湾经济发展后曾对“金三角”地带的华文学校、华人社区建设提供过不少帮助。在李登辉“南向政策”下,缅甸成为台企愿意投资的目的地之一。蔡英文上台后,再提“新南向政策”,在经济领域也一直对缅甸有投资,“可以说,台当局在缅甸有一些势力”。他提醒说,要警惕台当局针对大陆做一些小动作,如参与‘奶茶联盟’、在缅甸民众中间散布有关大陆的谣言,挑拨中缅关系等。 此前有报道说,台“总统府”的发言人去年10月曾在推特上用“奶茶联盟”的标签发帖。